
新闻 自身免疫
超有料:APS与SLE多学科诊疗学术荟萃
九月 28, 2025 - 京都,日本

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、沃芬协办的“融域·探道·践行——APS与SLE多学科诊疗规范化研讨会”于近日圆满闭幕。会议聚焦APS和SLE疾病的规范化诊疗问题,通过专题报告与案例研讨,多学科思想碰撞,为临床与科研工作带来重要的启示。
大会主席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孔晓丹教授担任主持,指出SLE 与 APS 的诊疗从来不是单一学科的 “独奏”:风湿免疫科需要检验科的抗体检测结果作为 “导航”,妇产科面对妊娠合并症时离不开风湿科免疫调控方案的支撑,而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探讨,更需要临床需求来 “校准” 方向。孔教授的观点为多学科深度交流指引了方向。

在专题报告环节,来自妇产科、风湿科、检验科的三位专家带来了他们的真知灼见,赢得一致好评。
首先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爱民教授分享了《抗磷脂抗体与不良妊娠:临床的疑问与挑战》。赵教授回顾了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历程,详细阐释了2023年ACR/EULAR分类标准的详细内容、临床特征以及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,接着依据一系列研究,深入讲解了APS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抗体检测的重要性,同时强调了需要重点筛查的对象。此外,赵教授针对非标准抗体(aPS/PT)的临床价值、治疗药物及时机选择、难治性APS的治疗策略等热点问题分享了见解,获得听众一致好评。

北京协和医院赵久良教授对《抗磷脂抗体与SLE:从机制探索到全程管理优化》进行了系统论述。赵教授就抗磷脂抗体(aPL)对SLE微血管病变、血小板减少、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表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介绍,强调了SLE中约30% aPL阳性,SLE部分临床表现背后的原因可能是aPL,动态监测、多指标联合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用药,对SLE慢病管理有重要意义。

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丽娜教授从检验角度分享《检验护航:APS和SLE精准诊断和管理》。吴教授系统阐述了实验室检测在疾病诊疗中的关键作用,重点分析了抗磷脂抗体谱、抗核抗体谱概述及应用情况,强调抗磷脂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谱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及结果解读。同时,吴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学检测性能评估,以及实验室室内质控经验,为APS和SLE患者的精准管理提供了检验医学的专业支撑和实践路径。

最后孔晓丹教授总结,本次会议从临床到机制,再从机制回归临床,完美诠释了“融域、探道、践行”的会议主题,唯有打破学科壁垒,实现多学科的高效协作,才能真正为APS与SLE患者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的精准化疾病管理,最终受益于患者。
整场会议气氛热烈,线上互动积极。参会者表示受益匪浅,不仅加深了对aPL临床应用的理解,也为后续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。
重新定义自身免疫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。
werfenchina@werfen.com
电话: +86-10-5975-6055